双碳大愿景下,氢能作为风电、光伏发电的重要补充能源,已经成为能源转型的焦点。在我国,目前有超过20个省将氢能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陕西省已经连续4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了氢能。近日,陕西省属国有氢能产业平台——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表示:正在打造氢能全产业链。产业链不仅有百万吨级氢源基地,还有交通用氢、工业用氢两条产业链,以及氢能科技研发、产业投资、装备制造及标准体系。围绕这个产业链,在陕西将整体形成2800亿元的投资规模。不得不说,陕西省为了发展氢能这是布下了一个大棋局。 在能源领域,陕西多年来占尽了油、气、煤等能源优势,是当之无愧的大哥。资料显示,陕西省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均位列全国前五。产量也都非常均匀,是全国少有的煤、油、气产量都高的省份。2023年,陕西省油气当量产量全国第二,原煤产量全国第三。我们都知道油、气、煤是化石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开采越多开采难度也越大。不止陕西,就连全球的化石能源也总有用尽的一天。如何未雨绸缪,在化石能源之后继续续写能源大省的历史?陕西省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能源转型大趋势下,全国各地方都在抢抓新能源机遇,发展自己的新兴产业链,拓展能源硬实力。在2023年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聚集度城市排行榜中,江苏上榜城市最多,其次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的常州不仅占有全国五分之一动力电池的市场,还是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业的重要市场。像江苏常州这样的城市,新能源产业已经形成了聚集效应,一旦聚集效应形成,则更容易在技术创新、成本、资源共享与合作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一个省份或者城市的新能源产业不仅是推动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还是这个省份未来在新能源领域地位的重要支撑。如果说在传统能源领域,一个省份能成为能源大省是凭借资源天赋。在新能源时代,一个省份能成为能源大省更多的是拼硬实力。时间回溯到2021年7月,当时陕西省筛选出了6大支柱、14个重点产业领域的23条重点产业链,氢能产业链就是其中之一。之后,陕西省出台了三项政策文件,《陕西省“十四五”氢能产业规划》、《陕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陕西省促进亲更能产业发展的弱冠政策措施》,以推动省内氢能百千万工程。这些文件中详尽分析了陕西作为能源大省发展氢能的优势。文件认为陕西省是具有发展氢能产业基础的。因为陕西省每年化工副产氢就超过200万吨/年,高品质副产氢约20万吨/年,这就使得陕西省内两百公里内终端用氢成本低于35元/公斤。陕西省内还有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央企,陕煤集团、延长集团等本土能源企业,在氢能产业上布局,为陕西发展氢能奠定了行业基础。再者,陕西地区约有15万辆的燃油、燃气卡车从事能源化工产品运输,特有的高寒、重载的“短倒运输”是燃料电池重卡的理想应用场景。此外,陕西省内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近百所高校,各类科研院所近千家,可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科研支撑。鉴于此,陕西省制定了制氢、装备、用氢、科研等完整的氢能发展路径。制备方面,陕西准备打造榆林、渭南、咸阳等省级氢气供应枢纽;装备方面,陕西计划大力发展绿氢装备制造产业;科研方面,支持电解水制氢,光电耦合制氢等先进技术研发;用氢方面,陕西在积极发展加氢站及氢能冶炼的发展。根据这个发展路径,预计到2025年陕西省全产业链规模会达到1000亿元以上。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推动陕西氢能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就是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成立于2022年12月28日,由陕西省国资实际控股。自成立以来,这个公司就不遗余力地在推动陕西省内的氢能产业发展。目前,该公司正将目光聚焦在打造陕西省的氢能全产业链。按照公司的规划,将重点建设沿黄包茂、关中环线两条“氢走廊”,加快在西安、宝鸡、咸阳、榆林、渭南等地建设科研、装备制造和氢能供应基地。在氢气制备方面,制氢示范园区项目即将全面开工,陕蒙30GW国家级工业绿氢基地一期项目和输氢管廊项目已通过评审,一批工业副产氢提纯示范项目也已启动。氢能装备制造方面,高端装备制造示范园区项目有序推进、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生产项目年内首台产品下线、正在筹划建设榆林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PEM制氢系统智能制造柔性平台...氢能基础设施方面,已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加氢站4座,在建加氢站2座,可满足目前陕西车辆测试和示范应用需求。氢应用方面,目前全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205辆,其中重卡175辆,客车30辆。已有4条重卡“短倒运输”示范线共78辆氢燃料电池重卡投入试运行。氢科技方面,注册成立了陕西氢能研究院,依托西安人才科技聚集优势,打造氢能技术研发高地。就这个布局来看,陕西氢能的产业已经涉及了氢能产业上、中、下游的方方面面。 榆林是中国最主要的煤炭产区之一,典型的高碳城市。随着双碳目标目标的推进,榆林也面临着转型的新挑战。榆林是陕西省氢气的重要生产基地,每年化工产业可以生产大量工业副产氢,氢气总供应潜力为约60万吨/年。榆林还有得天独厚的日照条件和优质风力资源,具备绿氢生产潜力。有了大量的氢气产能潜力,又怎么促进氢气消费呢?榆林的煤化工产业可以消费附近的氢气。截至去年年底,榆林市煤间接制油产能100万吨/年、煤制甲醇产能310万吨/年......这些产业对氢气需求量高达340万吨/年,氢需求量巨大。